驻苏丹大使马新民在《褐色大地报》发表署名文章<br>《逐冰雪共襄盛举,聚长城再迎冬奥》
来源:    2022-01-11 17:34
[字体: ]      打印本页

2022年1月11日,驻苏丹大使马新民在《褐色大地报》“中国聚焦”专栏发表题为《逐冰雪共襄盛举,聚长城再迎冬奥》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再过不到1个月,全球目光将汇聚中国。2022年2月4日,冬奥圣火将在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点燃,北京将时隔14年再次举办奥运盛会,成为全球首个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

世界期待中国,中国做好了准备。筹办6年多来,中国始终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体育运动带来的巨大挑战,精益求精、扎实有序推进各项筹备工作。习近平主席强调,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中方愿同国际奥委会和国际社会一道,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为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相约北京,让我们共迎一届简约而不简单的绿色冬奥。在中国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绿色、可持续已成为北京冬奥会的亮丽名片。北京冬奥会将在奥运历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首次实现大规模使用碳排放趋近于零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首次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北京冬奥会场馆大多沿用或改造了2008年夏奥会既有场馆,实现冬夏项目双转换,多个场馆升格为“双奥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变成了承接冰壶和轮椅冰壶项目的“冰立方”、篮球比赛场馆“五棵松”变成了举行冰球项目的“冰菱花”。各赛区场馆均已制定赛后利用计划,将为当地民众带来长久红利,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推动“冷冰雪”成为“热运动”,使冬奥会产生可持续的良好社会效应。

相约北京,让我们共迎一届安全而又干净的精彩冬奥。这是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举行的首届冬奥会、冬残奥会,面对冬季低温给疫情防控带来的天然不利因素和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来势汹汹的不利局面,中国坚持把保护涉奥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与国际奥委会共同制定并发布两版《防疫手册》。2021年10月5日至12月31日,中方精心组织2000多名各国运动员来华参加10项测试赛,完全对标赛时标准,对疫情防控全流程闭环管理进行“全要素测试”,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安全举办打下坚实基础。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用“奇迹”来形容北京冬奥筹备工作。

中国人称冰雪为“冰清玉洁”,意为洁白无瑕、干净通透。我们坚持廉洁办奥、勤俭办奥,严格预算管理,控制办奥成本,强化过程监督,让冬奥会像冰雪一样纯洁干净。我们对使用兴奋剂持“零容忍”态度,我们提倡,运动员哪怕不拿竞技场上的金牌,也一定要拿一个奥林匹克精神的金牌,拿一个遵纪守法的金牌,拿一个干净的金牌。

相约北京,让我们共迎一届开放而不封闭的团结冬奥。体育运动是人类的共同语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成为人类团结和友谊的象征。当前,在世界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深刻演进,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加迫切地需要凝聚团结友谊与命运与共的力量。不久前,第76届联大协商一致通过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休战决议,173个国家参与共提, 创下近几届冬奥会休战决议共提国数量新高。在刚刚结束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中非双方通过达喀尔宣言,共同强调支持北京冬奥会。这既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的支持和信心,也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对加强团结合作,携手应对挑战,共建更加美好世界的决心和追求。

北京冬奥会是全球冬奥运动员和冰雪运动爱好者的盛会,在“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口号引领下,中方主动邀请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及有关方面专家参与筹办,热切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齐聚北京和张家口,用拼搏与汗水诠释“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新格言。我们坚信,少数国家鼓噪“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意欲将体育政治化,制造分裂,挑起对抗的做法既不得人心,也将注定失败。

飞雪拍窗天地皓,莽莽山川舞玉龙。在奥林匹克精神指引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一定能为世界呈现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共同推动国际奥林匹克事业的蓬勃发展。让我们相约北京,共襄冬奥盛举,共谱人类团结友谊的新篇章!

推荐给朋友 确定